讀經與譯經 - 2013年06月號






我恐懼的恐懼
—從約伯記三章25節上的翻譯說起

◎李婧(本會譯經部編輯)

《新漢語譯本》 希伯來文版本—BHS
我恐懼的恐懼臨到我... ...(伯三25,暫譯) כִּי פַחַד פָּחַדְתִּי וַיֶּאֱתָיֵנִי... ...

約伯遭受苦難後,到了《約伯記》第三章,他首次發言,詛咒自己的生日,抗議上主創造了他。

在三章25節有一個很小的細節,值得仔細思考和體會。這一節的前半句,眾多譯本都譯作:“我所恐懼的”或“我所懼怕的”,可是這一句的原文中出現了兩個“恐懼”(פַחַד פָּחַדְתִּי)若比較NRSV (New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和YLT (Young’s Literal Translation),可更容易看到不同翻譯的差別。NRSV譯作“the thing that I fear”,即“我所恐懼的”;而YLT則譯作“a fear I feared”,即“我恐懼的恐懼”。一字之差,有根本的不同。

關於恐懼,以利法在第四章中有回應,他說:“有話暗中捎給我,我的耳朵捕獲它的微響。在夜間異象的煩慮中,在沉睡跌落到世人時。恐懼與我相遇,還有顫慄,使我百骨畏懼。”(伯四12-14,《新漢語譯本》暫譯)簡單來說,夜深人靜,寂寞獨處的時候,外面雖然風平浪靜,裏面卻風起雲湧,恐懼在人心裏折磨人。

我們對恐懼的對象或許十分熟悉,但是對恐懼本身,確是要經過時間沉澱,才會看到它浮出心湖,與我們面面相覷。

體會恐懼,早期經驗或可成為線索。可能小的時候,父母挑剔的雙眼一直不離左右,同輩的冷嘲熱諷一直縈繞耳畔。成年後回頭看,小事一樁,可是那種不安全感,如同長在身體內的惡性腫瘤,與我們形影不離。好比我們駕駛人生這部車,那副駕駛的位置並非空着,而是總有個影子在那裏,總有雙眼睛斜盯着,讓我們心神不寧。

回到這句經文,我們或可做這樣一個對比。我所恐懼的,講遭遇,面對周圍環境;我恐懼的恐懼,講情緒,面對內心光景。思索遭遇,我們會問:好人為甚麼受苦?思索內心,我們會問:人生究竟有甚麼意義?對前一個問題,約伯的朋友們都給出了很漂亮、很工整的答案,而對後一個問題,則必須由神從旋風中,給出一個“天問”式的答非所問的答案。深刻的問題,會引發精彩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