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了《聖經新約全書新漢語譯本》的編輯工作,我暫時擱下新約的希臘文文本,開始貼近舊約希伯來語言的脈搏,準備舊約的編輯工作。平日靈修讀新約的時候,我只翻閱《新漢語譯本》。讀到下面一段談到神的審判和拯救的經文,個人有很深刻的感受和聯想。這是彼得後書二章4至10節上的經文:
4因為 神既然沒有姑息犯罪的天使,反而把他們扔進地獄裏,讓他們被幽暗的鏈子所束縛,等候審判;
5神既然沒有姑息古代的世界,反而使洪水臨到那不敬虔的世界,只是保護了那傳義道的挪亞一家八口;
6 神既然判了所多瑪和蛾摩拉的罪,把二城摧毀,化成灰燼,作為後世不敬虔之人的鑒戒;
7神既然拯救了那常為惡人的淫蕩生活方式而憂傷的義人羅得——8因為這義人住在他們中間,他公義的心靈為天天所看見所聽見的不法行徑而傷痛——
9那麼,主就知道怎樣拯救敬虔的人脫離試煉,怎樣把不義的人留下,讓他們等候審判的日子受懲罰,
10尤其是那些隨從肉體、活在污穢的私慾中、藐視主的權威的人。
一個一個壯觀的場面、一個一個重複的句式,一系列正反交替的語句……然後,整個焦點凝聚在憂傷的羅得身上。作者用了兩節經文的長度將這個儼如時代守望者的羅得的痛苦漸次展現開來,而《新漢語譯本》的譯文也通過破折號的運用和長長的補充句慢慢瞄準、聚焦。
羅得的例子當然就是彼得後書收信人的鼓勵,因為神一定像拯救羅得一樣拯救他們,但我個人被觸動的,倒是“守望”這個旁及的題目:我們不都是守望者嗎?我們不是守望過一些破碎、甚至“破爛”的生命嗎?我們不是住在這些人當中嗎?可能我們曾經就是這樣的一個生命,有人曾經為我們守望過,為我們傷痛過,甚至曾經傷痛不已。總之在現今這個世代,有人願意為我們的生命傷痛,或我們曾經為另一個人的生命傷痛過,都是極為美麗的事。羅得生在所多瑪和蛾摩拉那個時代,他的傷痛,不難想見。當我停駐在這段經文的時候,不期然聯想到創世記六章5節的經文。《新漢語譯本》的譯文是這樣的:
5上主看見人在地上的罪惡很大,心裏終日思想盤算的盡是邪惡,
6上主就後悔造人在地上,心中憂傷。
我想:神何嘗不是一個守望者?正如彼得後書三章9節所記:神不是要延遲,而是要寬容……,祂不願意有任何人滅亡,卻願意人人都悔改。雖然這段經文的中心是在反駁假師傅的言論,但卻從側面披露了神的肺腑心腸。神之所以對人寬容,因為祂對人有一種心願、有一種想望:祂不願意人步向滅亡,卻願意人人回轉悔改……。祂因愛而延遲,也因愛而寬容,因愛而對生命寄以厚望,也因此而為自己帶來愴痛。祂守候一個又一個時代,一個又一個生命,知道甚麼時候是介入的絕佳時機,祂對時間有最整全的觀照和主權。
是的,祂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但一日淘盡千年,千年的事竟又一日過!當中所感與所想的深度和強度,非筆墨可以形容!祂甚麼都聽得見,甚麼都看得見,祂就住在我們這些人當中,那種包容、承受的量度和幅度,誰能說得清呢?
讀到這一段文字,感觸很深,不知從何說起。